在中国古代诸多茶书中,有不少是评鉴水质的。但真正将品水艺术化、系统化的还是明人田艺薇。
他在《煮泉小品》中说:茶。南方嘉木,日用之不可少者,品固有微恶,若不得其水,且煮之不得其宜,虽佳弗佳也。
好茶必须要用好水来泡。茶与水的关系,就像鱼与水的关系一样亲密。明人张源在《茶录》中说"茶者水之神,水者茶之体,非真水莫显其神,非精茶蜀窥其体。"明代张大复在《梅花草堂笔记》中更是明确说明"茶性必发于水,八分之茶,遇十分之水,茶亦十分矣,八分之水,试十分之茶,茶只八分耳。"
名茶得甘泉,犹如人得仙丹,精神顿异。无好水是不可与论茶的。
(一)宜茶用水
按照水的来源,宜茶用水可分为天水类、地水类、再加工水三大类。
1.天水类包括雨、雪、霜、露、雹等。立春雨水最适泡茶。这是因为立春雨水得自然界春发万物之气,用于煎茶可补脾益气。我国中医认为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,是润泽的夜气。甘露更是"神灵之精、仁瑞之泽、其凝如脂、其甘如贻"。用草尖上的露水煎茶可使人身体轻灵、皮肤润泽。用鲜花中的露水煎茶可使人容颜娇艳。
2.池水类
(1)泉水。科学分析表明,泉水涌出地面之前为地下水,经底层反复过滤,涌出地面时,水质清澈透明。沿溪涧流淌,吸收空气,增加溶氧量,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,溶解了岩石和土壤中的纳、饵、钙、镇等元素,具有矿泉水的营养成分。用之泡茶,色香味俱佳。
(2)江、河、湖水。均属地表水,含杂质较多,浑浊度较高。一般说来,江、河、湖水湖茶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,但在远离人烟、植被生长繁茂、污染物较少之地的江、河、湖水,仍不失为湖茶好水。正如唐陆羽所言"其江水,取去人远者",就是这个道理。
(3)井水。宜取深井之水。因为深井之水也属地下水,在耐
水层的保护下,不易被污染;同时过滤充分,水质洁净。而浅层井水则易被地面污染物污染,水质一般较差。有些井水含盐量高,不宜用于泡茶。所以若能汲得活井之水湖茶,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。
(4)自来水。一般采自江、河、湖水,经过净化处理后符合
饮用水卫生标准。但有时因为处理水质所用的氯化物过多,自来水产生一种异味,对湖茶是不利的。可将自来水注入洁净的容器,让其静置过夜,使氯气挥发散去。煮水时适当延长沸腾的时间,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。如用自来水泡茶最好的办法是,在煮水的容器内置1-2节竹 炭与自来水一起煮,能吸收异昧、净化水质,达到理想的泡茶效果。
竹炭一般系选择高山5年以上生的毛竹为原料,经特殊工艺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。竹炭的最大特性是分子结构呈六角形,质地坚硬,细密多孔,具有超强的吸附性。目前初步研究表明,竹炭对污水中的色度和浊度以及化学耗氧量(COD)去除效果明显;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率近100%;对污水中 武夷竹林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有一定效果,对水体中乐果的去除效果达70%,对甲基硫磷达60%,可完全吸附自来水中的余氯,分解三卤甲:饶的毒素,净化水质,使水质呈弱碱性,用之泡茶甘甜、醇厚。
3.再加工水类王要指经过再次加工而成的太空水、纯净 水和蒸馆水等。
(二)好水的标准
决定水质优势的主要因素是水的硬度。即溶于水的钙、续含量。水质硬度大,钙、簇含量高,茶汤浸出率低、汤色泛黄,产生浑浊,茶味淡,香气降低。
陆羽《茶经》曰"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。"现在看来,还是很有道理的。山水经过石沙过滤,处于流动状态,一般比较清洁,水质也相对较为稳定。江水含有一定的泥沙,相对较为浑浊,且易受环境污染。井水一般为浅表地下水,缺乏流动,硬度大。
什么样的水才能算的上是好水呢?就山泉水而是言,高潦《遵生八笼·茶》所言"山厚者泉厚,山奇者泉奇,山清者泉清,山幽者泉幽,皆佳品也。不厚则薄、不奇则蠢、不清则浊、不幽则喧,必无佳泉。"综观古人各种鉴水方法,本人认为古人较为科学的鉴水办法是:一看活、二测清、三试轻、四品甘、五选冽。
一看活:就是要用流动的水。流水不腐,没有异味。
二测清:就是要求水无色透明,无沉淀物。
三试轻:采用衡器测量,以水轻为佳。乾隆皇帝就曾以银斗称量天下名泉。
四品甘:就是水一入口,舌与两颊之间产生甜滋滋的感觉,颇有回味。
五选冽:就是水的温度要冷、要寒。
寒冷的水,尤其是冰水、雪水,滋味最佳。这是因为水在结晶过程中,杂质下沉,较为洁净。至于雪水,更是宝贵。现代科学证明,自然界中的水,只有雪水、雨水才是纯软水,最宜泡茶。屠隆在《考架余事》中云"雪为五谷之精、取之煎茶幽人清况。"清代乾隆皇帝特别喜爱用雪水烹茶,他认为用雪水烹茶更胜于泉水,因为雪水来自天上,比重更轻。因此他在《坐千尺雪烹茶作》中便写道:
汲泉便拾松枝煮,收雪亦就竹炉烹。
泉水终弗如雪水,以来天上洁且清。
从现代角度看,适宜泡茶的水其色度不得超过15度,浑浊度要小于5度,不得有异色、异昧和肉眼可见物。其化学指标:
1.酸度接近中性 pH6. 5'"'-'8. 5,茶水色泽对酸度的反应很敏感,用pH为7的水泡茶,茶汤的自然酸度为pH4. 8'"'-'5.0,红茶汤色红艳明亮;当茶汤pH>7时,红茶汤色因茶黄素自动氧化而晦暗; pH>9时茶汤黯黑; pH<3时,茶汤则出现浑浊沉淀物。
2.硬度低于25度用硬度高的水泡茶,茶汤易形成沉淀产生浑浊。水的硬度一般以每升水所含的碳酸钙的量来衡量,含量为1mg/L时为1度。硬度小于10度的水质为软水,大于10度的水质为硬水,泡茶以软水为佳。
3.重金属含量达标要求氧化钙不超过250mg/L,铁不超过0.3mg/L,短不超过O.lmg/L,铜不超过O.lmg/L,镑不超过O.lmg/L,挥发盼类不超过0.002mg/L,阴离子合成洗涤剂
不超过0.3mg/L。
4.毒理学指标氟化物不超过1. Omg/L,适宜浓度为0.5-1.0mg/L,氧化物不超过0.05mg/L,碑不超过0.04mg/L,锅不超过O.Olmg/L,铭(六价)不超过0.5mg/L,铅不超过O. 1mg/L。
5.细菌指标细菌总数在1mL水中不得超过100个,大肠菌群在1L水中不超过3个。
(三)武夷山的水是好水
千岩竞秀,
万垒争流。
美哉山河,
真人世之希舰也。
一一南朝·顾野王
武夷山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、地质地貌以及保护极好的,未遭受人为污染破坏的自然生态,因而,适合烹著的山泉比比皆是。武夷山的山泉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,悬浮物含量很少,富含二氧化碳和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,水质晶莹清静,含氟、铁等化合物极少,具有矿化度低、电导率低等特征,用它来泡金针梅,甘甜醇厚、汤色金黄、清澈明亮、气味芳香。
徐勃《若谭》云"名茶难得,名泉尤不易寻,有茶而不擒以名泉,无茶也。"说的是名茶与名泉是相得益彰的。
武夷山有名泉。陈龙《闽茶说》记载的有四处。
1.古汉井位于兴田镇城村古汉城遗址内。建于2 000多年前,井径113厘米,高42厘米,厚2.54厘米,由多节陶质井圈套叠而成,每节井圈上有4个对称的小圆孔。水质甘冽,经测定
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十分适宜饮用,用之泡茶不同凡响,有"闽中第一井"之称。
2.通仙井又名呼来泉。它位于四曲溪南的御茶园内。建于元大德六年(1302),系浙江行省平章 高兴之子、邵武路总管高久,创熔局于四曲时所挖。
元代赵若诗云"石乳沾余润,云根石髓流。玉阪浮动处,神入洞天游。"道人张三丰(邵武和平人)曾经过此,饮此井水,惊叹称道"不徒茶美,亦此水之力也。"遗憾的是,该井现已荒废。
3.语儿泉它位于虎啸岩下,明人吴拭云"浓若停膏,泻怀中,鉴毛发,味甘而博,吸之有软顺意。"汲之烹茶,汤色鲜美,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。难怪沈宗敬有诗云:
"夜半听泉鸣,如与小儿语。语儿儿不知,滴滴皆成雨。"说明该泉轻软细密。
4.桃源泉位于桃源洞。该泉纯远而逸致,韵双发,愈吸愈人,愈想愈深,不可以味名也。犹如轻歌妙曲,绕梁三日,令人回味元穷。
另外,还有一口尚未人知的"湖桃古井"。该古井为深水井,坐落在武夷山市区棒树公园旁。它始建于康熙九年,水质优良、口感甘甜,冬暖夏凉,即便是大旱之年,也从没有枯过。用之冲
泡金针梅,汤色金黄华贵,茶香悠悠,沁人心脾。
(四)王安石与苏轼关于水的故事
王安石( 1021-1086 ),字介甫,号半山,封荆国公。江西临川人,北宋杰出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、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诗拾遗》等存世。
苏轼(1036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四川眉山人,官至礼部尚书。他才华横溢,在诗、词、文、书画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。著有《东坡集»,嗜茶,有茶诗、茶词和茶文100多篇。
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,王安石请他到府上饮酒话别。临别时,王安石说自己多年来得了"痰火之症",须用阳羡茶才能治愈。如今阳羡茶已有,独缺瞿塘峡之水,否则难以奏效。苏轼答应而去。
从四川返回时,途径瞿塘峡,苏轼被三峡秀丽的风光迷住了,早把王安石取水之托忘到脑后。
瞿塘峡人称"中峡"。过了中峡苏轼才想起王安石的嘱托。苏轼是位洒脱的人,心想上、中、下三峡相通,本为一江之水,有什么区别?再说,王安石又如何分辨得出?于是汲满一瓮下峡水,送到王安石家。王安石大喜,当场煎水擒茶,将→小撮阳羡茶投入白瓷定窑碗中,侯水如蟹眼,注入碗中,过了好久,方视茶色。
王安石肩头二攒,问苏轼"这水,取于何处7"苏轼慌忙搪塞道"是从瞿塘中峡取来的。"王安石再看了看茶汤,厉声说道:"{你不必瞒骗老夫,这明明是下峡之水,岂能冒充中峡之水!"
苏轼大惊,急忙谢罪,并请教王安石是如何看出破绽的。王安石说"上峡之水性急、下峡则缓,唯有中峡之水缓急相半。太医以为老夫此疾可用阳羡茶治愈,但用上峡之水煎茶味太浓,下峡之水太淡,惟中峡之水适中,恰到好处。如今见茶色半晌才出,便知是下峡之水。"(摘自王从仁《茶趣»)。
版权声明:如果祖缶金针梅茶叶门户网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直接和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予与处理。转载请注明转自www.jinzhenmei.net(武夷山祖缶金针梅红茶网)。欢迎加入武夷山祖缶金针梅2000人QQ群③:83631799,群内管理员为您服务,保证相关祖缶金针梅的茶叶知识有问必答。